化刚为柔,将一块金块千锤万击打造成一张张薄如蝉翼、轻如鸿毛且只有0.1微米左右厚度的金箔,这一过程神奇微妙又蕴藏匠心。4月2日,由江苏省文化馆·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的“水韵江苏 精彩非遗”之“金箔添彩·美梦成真”——南京金箔锻制技艺赏析体验活动在江苏非遗体验馆举办。本次活动邀请南京金箔锻制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葛才金现场讲解南京金箔锻制技艺的基本知识,并带领现场观众体验贴金过程。
传承人介绍到,金箔的熠熠生辉凝聚了无数工匠的辛勤汗水和他们的聪明才智,这是一个化刚为柔的过程,也是一个修炼心性的过程。配比、化金条、拍叶、做捻子、落金开子、沾金捻子、打金开子、装开子、 炕炕、打了细、出具、切金箔,其中打了细为核心工序。师徒两人上下对座,面对面不间断地锤打25000-30000下,可以将1公分厚金条锤打成0.11微米的薄片。薄如蝉翼的金箔,可以在任何材质的固体上贴裹,色泽纯正、经久不变色,数百年依然灿烂夺目。
传承人表示,传承,不是一味的追求不变,而是要在原有的基础不断推陈出新。金箔锻制技艺在保留原有核心技艺基础上,传承同样需要改变。多年以来,他们一直致力于改革,利用科学技术,不断优化提升传统工艺,从而满足市场需求,不断发展。谈及金箔锻制技艺的未来传承,传承人希望有更多类似这样的机会来向民众宣传介绍南京金箔锻制技艺,同时希望更多年轻人投身到这项技艺的传承发展事业中。作为传承人,也会积极担负起自身的使命和责任,不断研究技艺,顺应时代潮流,将老祖宗流传下来的技艺更好地发扬传承下去。
现场观众在传承人指导下体验了贴金箔的过程,他们学习如何调匀气息将金箔一点点地贴在制品上,体验千年工艺的非凡魅力,制作出流光溢彩的作品。
一位专门带孩子来参加活动的妈妈表示,“今天有幸和孩子一起听了葛老师金箔工艺制作过程的课,了解非遗传承,对我们来讲,收获非常大。”“通过传承人的介绍,我也是第一次了解到金箔的制作工艺是如此复杂,我觉得这样的活动能让我们普通的年轻人更近距离了解南京的非遗。”一位年轻女士在活动结束后兴高采烈地介绍。
“水韵江苏 精彩非遗”是由江苏省非遗保护中心精心打造的非遗品牌活动,涵盖知识普及、制作体验、展览展示、讲座分享等多种形式,旨在向社会大众宣传推广江苏非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