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2023年支持项目名单中,江苏省共有19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被列入其中,作为江苏省记录工作的实施单位,江苏省非遗保护中心将一如既往以记录成果质量为导向,深度参与,严格把控各个实施环节,监督执行团队高标准完成记录工作,努力提高我省记录工作成果优秀数量。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文化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遗保护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强化我省非遗传承人队伍建设,推动全省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促进全省非遗保护工作再上新台阶,12月16日-18日,由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淮安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承办的2024年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素质提升活动在淮安市举办,来自全省各地近80名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参加。
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邵学文,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处长宋莉莉,省文化馆馆长、省非遗保护中心主任赵彦国,淮安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委书记、局长许长坡等出席开班仪式和相关活动。
省非遗保护中心主任赵彦国以《如何以非遗之美助力文旅高质量发展》为题,从江苏非遗概况、非遗传承人的使命与担当、非遗之美与文旅高质量发展三个部分,辅以丰富的非遗实践案例,为传承人作了一场有内容、有思想、有高度的专家授课。
赵彦国说,非遗传承不仅要见人见物见生活,还要见精神,更要见智慧。传承人在新时代肩负着重要的使命与担当,不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主体,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桥梁。非遗之美包括技艺之美、文化之美、精神之美三个维度,非遗传承要积极探索非遗与现代科技、与现代生活的融合点,通过非遗阵地建设,非遗特色主题活动举办,搭建云上非遗平台,持续开展无限定空间非遗进景区等诸多举措,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吸引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主动加入到非遗保护传承工作中来,以美润心,以美为媒,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赵彦国说,传承人要在不断提高传承技艺的同时,更要注重加强对非遗技艺的研究,提升文化修养,实现从“工匠”向“艺术家”转变;传承人要敢为善为,有为有不为,知足知不足;传承人要坚守非遗的核心价值与精神内涵,做到守正不守旧,创新不忘本;传承人要立足江苏,讲好江苏故事,走出江苏,讲好中国故事。
省非遗保护中心作为全省非遗传承人之家,将持续为全省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创造机会,搭建平台,做好服务,共同推动全省非遗保护工作再上新台阶,推动江苏文旅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