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灯彩”传承人陈柏华发言
2014中国非遗年俗文化展示周
参观苏州刺绣
参观无锡惠山泥人
董伟副部长参观参观秦淮灯彩并与传承人亲切交谈
马文辉司长讲话
南通蓝印花布展示现场
徐州香包展示现场
扬州剪纸展示现场
为加强传统节日的保护与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落实中宣部“迎新春走基层、送欢乐下基层”的部署,营造民众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在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之际,围绕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年俗文化这一主题,由文化部主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北京市石景山区委、区政府联合承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年俗文化展示周”活动,于2014年1月19日上午在北京市石景山体育馆举行。文化部副部长董伟、文化部非遗司司长马文辉、副司长王福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北京市石景山区委、区政府领导,以及参加展示活动三十省、市自治区项目传承人、民间艺术家和有关媒体代表参加了开幕式。石景山太平鼓、白纸坊太狮、太子务武吵子等北京闹春游艺非遗项目进行了表演。
开幕式由文化部非遗司副司长王福州主持,北京市石景山区委副书记、区长夏林茂致辞,文化部非遗司司长马文辉发表了讲话,他表示:非遗来自民众,民众是非遗的主人。新年伊始,借助春节这一载体开展宣传展示活动,不仅能够让人民群众欢欢喜喜过大年,而且有利于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一步融入百姓生活。我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秦淮灯彩”代表性传承人陈柏华代表参展传承人发言,他说:自“秦淮灯彩”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在各级政府、文化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成立了江苏句容秦淮灯彩文化研发中心、建立了“秦淮花灯”网站,有固定的传承、生产、展示场所,“秦淮灯彩”的传承发展状况有了极大改善;在今后的保护和传承实践中,将一如既往地承担起自己的历史责任,让手中的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代代相传、永续发展。文化部董伟副部长宣布2014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年俗文化展示周开幕并参观了各展示项目。
此次“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年俗文化展示周”,由序和“笔墨绘春”、“张灯结彩”、“舞动春风”、“雕福塑瑞”、“点石化金”、“品味醇美”、“锦绣前程”8个单元构成。文化部共选调了全国近80个项目,江苏省的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苏州刺绣、扬州剪纸、无锡惠山泥人、秦淮灯彩(句容)、徐州香包、南通蓝印花布7个国家级项目16位传承人与民间艺术家邀请参展,是除北京外参展项目和人数最多的省份。文化部举办年俗文化展示周活动,就是通过对传统节日保护全面带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这对于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着重要意义。活动将持续到1月26日。
截至目前,已有春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等34个民族的53个传统节日和一大批与传统节日密切相关的项目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省非遗保护中心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