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至21日,在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共服务处指导下,江苏省文化馆文化志愿者服务队前往南通和泰州地区的四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市县,展开第二轮“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 江苏省优秀群众文艺基层巡演,为如皋、海安、姜堰、泰兴四地群众献上高水准文艺演出,本轮巡演同时也标志着因疫情而按下的群众文艺巡演“暂停键”重新启动,进入繁花似锦绣、秋日胜春朝的全面复苏阶段。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巡演活动由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江苏省文化馆组织实施,春节期间的首轮巡演共叙乡音乡情、抒发家国情怀,年味十足的“文化盛宴”得到当地观众的一致好评。时隔半年多,因疫情而一再推迟的第二轮巡演经过充分打磨和全新“换血”,让人更增期待。省文化馆始终坚持把观众喜闻乐见的精品节目送到基层,正值第14届江苏省“五星工程奖”评选期间,省文化馆精心挑选了多个入围本届“五星工程奖”终评的舞台艺术类节目,以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为导向,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旅游模式,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攻坚、抗击疫情等时代主题,将这些优秀节目送到人民群众当中,接受人民群众的检阅。
8月17日,巡演演员们从各地出发,在南通如皋市集结,稍作休息就前往如皋市文化馆北广场准备当晚的第一场巡演。秋老虎威力惊人,在下午走台时,室外温度高达37°C,户外站几分钟就会热得一身汗,但所有演职人员没有一个叫苦叫累,细致对接每一项准备工作。
晚上7点30分,“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 江苏省优秀群众文艺走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如皋专场正式开始,广场上人潮涌动,掌声不断。
整齐的村庄、宽阔的道路、快乐的村民、青绿的山水、丰收的喜悦,吹打乐《欢乐新村》和舞蹈《睢宁落子》描绘出在勤劳的人民手中翻天覆地的新农村、新气象、新愿景;男女声表演唱《故乡的柳》唱出了新时代新征程中,年青一代扎根基层、不负韶华、插柳成荫的顽强品格和执着追求;如皋号子《风调雨顺五谷丰》、江淮说唱《相伴一生》等富有地域特色的表演,让人看到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新风貌。
衣白甲,破楼兰,惟愿赤子平安还。抗疫主题原创新作成为全场瞩目的焦点,快板书《荷花荡里春风暖》以明快的节奏描绘了一位主动为疫区输送物资的“司机小哥”;小品《静静的夜》真实还原了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人们的宅家生活和抗疫决心,女声小合唱《把秀发珍藏》深情款款、柔情铁骨,歌颂每一位英勇无畏的白衣天使。
今年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曲《小康大舞台》壮志豪情,唱出了近年来广大农村搭乘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东风,走上了绿色发展、勤劳致富的康庄大道,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节节攀升,在小康的大舞台上载歌载舞、其乐陶陶的美好心情。在场的一位阿姨忍不住赞叹道:这样的节目真精彩,演出了老百姓的日子,唱出了老百姓的开心!
江海潮涌,惟创新者胜。如皋市委市政府积极响应中央提出的“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理念和经济战略布局,在巡演当天正式启动“雉水之夜”文旅消费季促销活动,宣布将派送30000元文旅消费券惠及广大群众。华灯初上,左手边是精彩好看的文艺大餐,右手边是目不暇接的夜市地摊,精神大餐“享”不尽,文创特产“购”不停,公共文化+旅游焕发出来的新活力、新动能,让老老少少都乐开了花!
8月18日,演员们又马不停蹄赶到了南通海安市,在海安文化艺术中心为当地群众带来了“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 江苏省优秀群众文艺走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海安专场演出,同时,2020海安市民文化季活动正式启动。海安专场演出将以录播形式通过国家公共文化云进行数字传播。
好山好水歌不尽,处处水韵看江苏。接下来的两天里,江苏省文化馆文化志愿服务队还将前往泰州姜堰区和泰兴市,完成两场巡演,以实际行动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