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统筹,突出治理,重在引导,促进广场舞活动健康开展 发布时间:11月10日

    2015年8月26日,文化部、体育总局、民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印发《关于引导广场舞活动健康开展的通知》。《通知》以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遵循,体现和落实今年中办、国办《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的精神和要求,对引导和促进广场舞健康发展必将产生重要作用。
    一是强化统筹。广场舞活动是公共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场舞工作是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它牵涉到政府多个部门和社会各个层面。要做好广场舞工作,引导广场舞健康发展,就必须强化对广场舞活动的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通知》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积极推动将广场舞工作纳入当地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群众体育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纳入当地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公共文化服务协调机制的工作内容,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形成分工明确、统筹有力、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这就为广场舞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和制度保障。
    二是突出治理。广场舞活动的开展涉及到场地、设施、内容的提供,涉及到对广场舞人员、队伍、活动时间、活动场地的管理,涉及到对开展广场舞活动的群众权益的保障以及其他居民权益的保障。为了解决其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减少因广场舞活动而引起的冲突,就必须突出对广场舞的治理,形成政府、社区、社会组织、群众共治共管的格局。《通知》要求,牢固树立现代治理理念,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与基层社会管理机制相结合,创新广场舞活动的管理方式。将广场舞活动纳入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按照属地化管理的原则,建立由政府牵头、相关部门依法管理、场地管理单位配合、社区居委会和业主委员会以及相关社会组织等广泛参与的广场舞活动管理机制。积极引导和推动建立基层广场舞协会等文化体育社团组织,充分发挥其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作用,吸纳广场舞团队负责人、文艺骨干、社会体育指导员、群众代表参与广场舞管理。创新管理,规范服务,多元共治,多元共管,整体提高对广场舞活动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这必然会有效地促进广场舞活动健康发展。
    三是重在引导。广场舞活动来自于人民群众的创造。广场舞活动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其能够活跃基层群众文化生活、提高公民身体素质和道德素质、促进基层社会和谐稳定。要进一步促进广场舞活动健康、文明、有序开展,政府必须从进一步正面发挥广场舞的功能入手,加以引导。《通知》明确要求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对广场舞活动的引导。第一,从广场舞的队伍培育上加强引导,着力培育一批扎根基层、综合素质较高、专兼职结合的广场舞工作队伍;第二,从广场舞作品的创作上加强引导,努力推出一批具有文化内涵、审美品位和健身功能,便于群众接受的广场舞作品;三是从广场舞活动品牌的打造上加强引导,努力培育一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的广场舞品牌活动。
    在引导广场舞健康发展方面,这些年,全国各地已经作出了许多有益的探索。江苏省镇江市将文化广场建设纳入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起草制定并公布《文化广场创建与评价》标准,建立文化广场创建与服务标准化体系,组织开展文化广场标准的宣贯和培训工作,标准化组织实施文化广场建设。全市共建成大中小型文化广场570个,实现全市城乡文化广场全覆盖,打造了8个广场文化服务和活动示范品牌。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开展广场民族健身舞创作和推广活动,共创作了30套广场民族健身舞在全市推广普及。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在2013年成立了群众广场舞协会,出台了《温江区广场健身文明公约》,建立了广场舞团队管理档案制、登记备案制、挂牌上岗制、星级评定制等管理体系,对广场舞进行有效管理。这些实践为《通知》精神的贯彻落实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注重顶层设计,鼓励基层探索,将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有机结合、良性互动,广场舞活动一定能够更加健康、文明、有序开展,在丰富城乡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和身体素质、提振人们的精神方面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